Oct 17, 2025 IDOPRESS

中医这样应对秋乏(中医养生)

入秋后,人体容易出现秋乏。中医认为,秋主燥,燥热耗气伤阴,气虚则四肢无力、神疲懒言,阴虚则口干、咽干,因为人体在夏季损耗的阴津未恢复,阴津阳气皆不足,故易出现疲乏。该如何缓解秋乏?

入秋后,人体容易出现秋乏。中医认为,秋主燥,燥热耗气伤阴,气虚则四肢无力、神疲懒言,阴虚则口干、咽干,因为人体在夏季损耗的阴津未恢复,阴津阳气皆不足,故易出现疲乏。该如何缓解秋乏?

饮食调理。气虚型秋乏表现为乏力、气短、出虚汗、越困越睡不着觉,推荐食用黄芪、黄精、西洋参以及山药等补气食物。痰湿型秋乏表现为皮肤偏油腻、腹型肥胖、大便不清爽、下午困倦,推荐食用枇杷、萝卜、陈皮、茯苓等健脾化湿的食材或者药材。

睡“子午觉”。在11点到13点之间,可以小憩15—20分钟,可以起到缓解大脑疲劳、改善秋乏作用。

成人可以按摩太渊穴和神门穴。太渊穴位于手腕前区,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,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;神门穴位于腕部,腕掌侧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这两个穴位上轻轻地按揉,感觉到手腕有酸麻胀痛,按揉3—5分钟之后再换对侧手。

留学信息网 | 全球留学资讯_院校申请指南_海外生活攻略_权威教育门户

留学信息网提供全球留学最新资讯、院校申请权威指南、签证流程解析及海外生活实用攻略,助力留学生一站式解决留学难题。涵盖美国、英国、澳洲等热门国家,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服务!